English

文选情结与经典意识

2000-12-20 来源:中华读书报 □贾振勇 我有话说

中国自古是诗文大国。说起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乃至20世纪中国文人的作品,真是无愧于泱泱风范、琳琅满目之誉。然而,没有哪一个人能直接面对这些浩瀚如海的文学作品。于是选本和选家在我们的文化系统中就占有重要位置,像《古文观止》、《唐诗三百首》等等,在传播文化理念、传达审美理想、展现价值追求方面,就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历代中国文人和知识分子都极为重视选本的作用和功能,这一方面是民族文化传统历时性传承的需要,另一方面是广大人群共时性吸纳精神养分的要求。

近现代出版业的繁荣与兴盛,为选家提供了大展身手的舞台,为选本的普及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特别是近二十年来,人们的选本意识更为活跃起来,各种各样的选本遍地开花,往往冠以“名作”、“精品”等头衔,从古代到当代,令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且不说那些为了经济利益而粗制滥造的选本。大多本着严肃目的出现的选本,往往渗透着中国文人和知识分子文选情结的时代变体———经典意识。经典意识的出现,展示了当代人总结自己时代、寻找历史精神定位的冲动和欲望。

事实上,经典的形成受制于文学的生产,传播、接受等一系列环节,而且接受历史的和审美的尺度的检验。当代人也许无法确立当代作品的终极经典地位,但是却拥有为其所处时代指认可能性经典的权力。这是文化人的精神职责。

《东岳文库》的编选者们用“走向经典”作为他们选本的标准,可谓是当代人为自己的时代树立精神的、文化的和审美的界标而进行的一次“经典化”努力。从《东岳文库》第一辑的编选内容来看,张承志、史铁生、张炜、韩少功四位作家,毫无疑问属于人们选择近二十年经典作家的首批人选。而他们的作品,像《心灵史》、《黑骏马》、《务虚笔记》、《古船》、《马桥词典》和《爸爸爸》等等,以其对当下文坛的深刻影响和其自身所具有文化审美底蕴,也毫无疑问地是人们在“经典化”过程中难以回避的首选作品。

鲁迅先生曾说过,选本往往透露着选家的眼光。通过《东岳文库》的编选内容,我们看到了文选情结和经典意识的当下演练,看到了文化人为永葆时代精神所做的价值追求和努力,看到了他们追求文学事业高雅的精神气质与艺术格调的积极探索,看到了他们在“走向经典”的选择行为中透露出来的对历史和时代负责的态度,看到了他们在选本中展现的精神尺度和审美品位。

我更欣赏《东岳文库前言》中的一段话:“中国理应有这样一套文库:首先是它的内在品质能够经得起时间的检验,其次它属于印刷精美的普及型小开本,其低价位能真正为民众的书架着想。”这实际上从文学系统的内外两方而表达了他们的文化旨向和价值追求。从文学内部而言,所选作家作品应该不依赖于其它任何东西而具有独立自足的艺术品质,这样就具有了接受历史检验的资质;从文学外部而言,所选作家作品应该到广阔的人群中接受筛选与淘汰,这样就具有了展现其风采的精神平台。《东岳文库》正是在选择经典的过程中,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识别和检验经典的舞台。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